微笑,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是最基本的服务,也是最有效的服务。
尊重,对每一位游客保持敬畏之心,从心底里尊重每一位游客,不管游客来自哪个地方,不管游客是什么样的穿着打扮,也不论是什么样的脾气秉性,都要从心底里面保持对游客的尊重。
真诚,服务一定要让游客感受倒真诚,而不是简单的、程序化的,僵硬的,发自内心的真诚会获得游客的认同,易于接受。
倾听,当和游客沟通的时候,要保持认真的倾听,不要觉得不耐烦,游客可能是第一次来,对于乐园的情况不太了解,会有很多问题,比如说厕所在哪里,游乐项目在哪里,餐厅在哪里等等,游客只能够找到每一位离他最近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,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的倾听游客的诉求并即时提供帮助。
观察,察言观色,这一点是需要进行相关心理学的培训,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,通过对游客观察就了解游客的性格特征,脾气秉性,有什么样的需求。游客也是千差万别的,有些游客可能表达能力差一点,或者比较害羞一点,或者比较内向一点,可能在有需求的时候不会主动的询问工作人员。如果员工通过观察发现游客有需求时主动的询问,能够在第一时间里面帮他解决掉他的困扰,从而让他获得一个非常好的服务体验。
耐心,跟游客在做高接触的服务的时候,需要保持耐心,不要觉得不耐烦。有的游客问题很多,需求很多,会问很多问题,表达可能也不是那么的流畅,员工不要觉得不耐烦。
个性化,游客对于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,每一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,乐园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,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服务体验的需求。游客对服务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如何满足每一名游客不同的个性化的需求,确确实实给旅游从业者、主题乐园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服务成本,服务是需要成本的,有些乐园投资者和运营管理者是经济效益第一,追求利润最大化,往往忽视了在服务成本上的投入。主题乐园所有的服务,基本上都是靠人来完成的,从某种程度上讲,乐园服务人员的数量决定了乐园的服务水平,低成本意味着低服务。东京迪士尼有个游客调查资料,超过六成的游客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不是这个乐园的设备,也不是这个乐园的景观,也不是这个乐园的服务设施等等。
他们最看重的就是迪斯尼员工的友善度!这说明什么问题?一个成功的乐园除了非常炫酷的设计、设备、景观包装以外,员工的服务是决定一个乐园它的长期生存、长期盈利非常重要的部分。在员工数量上一定不要为了控制成本去裁减服务人员,低成本的运营管理,一定意味着服务质量的低下。
培训成本,员工招聘是需要成本的,如果按照九型人格选择,只选择适合乐园的三种类型的员工,就目前的用工状况很难做到。有的军事射击游乐园能够在经营季把人找齐就不错了,哪还会管是什么型的人格。培训成本里面的员工再次培训,在上岗之前进行各方面的培训,培训完以后要考核,然后再是实操稿,不合格再培训。这些都是培训成本。在主题乐园要把明星员工,优秀员工变成培训导师,要有这样的培训机制。
企业文化,员工要快乐、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为游客服务,倡导企业的快乐文化是每一个乐园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课题。 总而言之,乐园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游客获得快乐的体验,主题乐园的从业者需要紧紧围绕游客需求全方位提升服务,从而提升乐园的“软实力”。